[優競菁英讀書室] 個別輔導和讀書規劃的效益
最近有個家長來找我諮詢
她和一般家長不一樣,除了是單親媽媽外,
她並不會誇大她孩子的優秀,反而一直抱怨孩子的不是,
即便她大兒子小盛是台北市第一明星高中。
小盛,高二生,每天早上都要媽媽三吹四請起床,已經快遲到,
仍不急不徐花幾十分鍾整理頭髮,常常上學遲到已是家常便飯;
不喜歡學校的約束,耍帥耍酷,特立獨行;
數學物理補習費一下子繳了三學期,
常嫌老師講的多爛多無聊就沒去補;
回家和弟弟搶電動玩,搶不過還會打架,是常常上演的戲碼。
這學期恐怕數物化三科逃脫不了被當的命運,
前兩天和媽媽爭執要轉社會組時,還講出讓媽媽傷心的話。
他對人生沒有目標,更不要說有長子如父的擔當,
弟弟和妹妹看在眼裡,只是有樣學樣。
常常只出一張嘴批評東批評西的,
有時候還會很灰色的覺得活在世上要幹麻。
這個孩子表面狂傲不羈故作瀟灑,其實他沒有自信又沒責任感。
礙於面子只好偽裝瀟灑,表現的”是我不想做而已”。
什麼時候會覺悟,若非跳脫這樣的環境,不然這是未知數。
同時我和媽媽說:小盛不需要補習課業,但他需要生命教育品格改造。
如果媽媽不改變現況,往後10年20年都是持續折磨自己。
比較乖的妹妹可能出社會後也會被他拖累,
因為媽媽為小盛投入的沉沒成本已無上限,而且願意繼續投入。
雖然她一直說:她沒辦法….沒辦法….沒辦法….
我也只能等到他有辦法帶孩子過來的時候,再盡力幫她了。
我們常說要易子而教,說明的是家庭教育的缺陷,需要外力來彌補,
但家長總是處於自己的思維和執著,情況惡化還不願意想辦法解決,
這樣的問題就是社會負擔的隱憂,
因為我們又多了一個沒有責任感成為別人付擔的青少年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