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方法 – 分母為何不可以是零?
國文錯題訂正範例
- 下列是一段評論〈擣衣〉詩的文字,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:
〈擣衣〉清而徹,有悲人者。此是
甲、內外相感, 愁情結悲 乙、秋士悲於心
丙、然後哀怨生焉 丁、擣衣感於外
苟無感, 何嗟何怨也! ( 蕭繹《金樓子‧立言篇》 )
(A)乙丙丁甲 (B)乙丁甲丙 (C)丁甲乙丙 (D)丁丙乙甲 (102年學測)
一、解題方式
判斷一:看首尾
首句:清 而 徹 , 有 悲人 者。此是… → 後面會接敘述
↑ ↑ ↑
清新 透徹 使人悲傷
尾句:苟 無 感, 何 嗟 何 怨 也! → 前有“苟”,為激問法。推
↑ ↑ ↑ ↑ 測前面應有“正面敘述”
如果 感觸 嗟嘆 哀怨
判斷二:看選項
- (乙)和(丁)均為五字句子,且皆為「○○ ○ 於 ○」句 → (乙)和(丁)為對偶句
N V N
- 從(甲)句「內外相感」 → 內先外後,因此先(乙)再(丁)
- 根據因果句型「……,然後……」 → 故(甲)先(丙)後
- (甲)(丙)句為(乙)(丁)句的補述,層層推遞
故順序為乙丁甲丙,選B
二、小秘訣
1.有給首句尾句者,先看首尾兩句在說些什麼?
2.初步了解首尾後,看看要排列的句子部分,是否有排比、對偶可循(字數一樣、結構一樣)
3.依據答案所給選項,讀看看是否有層遞感(一般而言,文章發展均會逐步推進)
相關文章